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医院管理者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管理者来说,HIS 的自动化管理将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掌握医院情况,从而消除管理漏洞,做出正确决策和合理规划,进而强化医院的科学管理。HIS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必要的协调和监督,医院应该建立有决定权力的、超越部门的、中立的医院信息化协调机构,以解决医院的有关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避免互相推诿和扯皮,使医院业务流程保持畅通。
HIS的定义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医学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学术界公认的定义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于1988年为医院信息系统下的定义,HIS的目标是使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Patient Care Information)和行政管理信息(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的收集(Collect)、存储(Store)、处理(Process)、提取(Retrieve)和数据交换(Exchange)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AuthorizedUsers) 需求的功能。
我国卫生部2002年对HIS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个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本身的目标、任务和性质决定了HIS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的企业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一类。
HIS发展简史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患者到本院就医,从而开始着手医院信息系统的研究,同时人力资源的日益昂贵、医疗保险的有关制度要求医院要上交复杂的报告等因素也迫使医院采用计算机技术以提高劳动效率。
近年来,国外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将探索的重点转向电子病历中的面向社区及面向偏僻地区的远程医疗、协助管理与诊断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用自然语言来处理医生记录临床信息的方式促使数据处理逐渐从规范化回归到拟人化等方面。
国内HIS发展简史
1976年,上海肿瘤医院利用计算机进行X线放射剂量的计算,1978年该院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了计算机病史存储、检索和分析系统;同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引进国产DJS-130计算机进行医院信息管理研究,例如病房管理、药品库房管理、科研病例管理等。198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在王安VS-80小型机上实现药房帐务管理、药品库房管理。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在HP3000/48型小型机上实现了患者主索引、病案首页、药品、人事及图书采编、检索、借阅等信息管理。
1986年,国家卫生部成立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国计算机应用工作,其中,医院信息系统是支持重点。
1988年召开首次全国医院管理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同年,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主持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列入“八五”攻关课题。
1 9 9 5 年,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依托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综合医院信息系统研究》所开发的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研制、开发、应用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IHIS)的新阶段。
1995年下半年,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了大型HIS的建设试点工作。该项目是卫生部和财政部支持的试点工程,也是我国大型综合医院中第一个比较完整的HIS。在不断完善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医学图像存储传输处理系统(PACS)、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LIS)、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ORIS)、临床监护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门诊信息系统等。在建设这些系统的过程中,测试人员选择了不同公司的优秀产品,采用HL7技术进行系统集成。这是国内首例HL7应用尝试,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
1995年5月,卫生部正式启动“金卫工程”,“金卫工程”是跨世纪的国家医疗信息网络工程,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发医院信息系统(HIS)。经研发人员历经数年努力工作,在高技术平台上成功地实现了我国自主开发的,集门诊、病区和行政管理于一体,集人、财、物管理于一体,涉及全院规模的医院信息系统。
1996年,“军字一号”工程正式立项。(军字一号:主要以患者信息中心、按照卫生经济、医疗物资、临床三条线展开。卫生经济:门诊收费、住院收费以及成本核算;医疗物资:药品、医疗仪器、医疗器械、消耗物品等。“军字一号”工程系统在医院里也叫辅助管理系统。)
国外HIS发展简史
美国是全世界医卫信息系统研发、应用的领跑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 ,美国首先将计算机应用于医院财务管理方面。60年代后期,医院信息系统包含了患者诊断和患者其它信息。此后,开发出了一批完整的、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包括门诊收费系统、住院收费系统、住院患者登记系统等。日本、欧洲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初也开始迅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
1980年在日本东京、1982年在英国伦敦、198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医药信息大会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5年美国放射学会发布了DICOM标准。
1987年在美国成立了HL7(Health Level Seven)组织。
1989年美国立图书馆发布了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UMLS(The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该系统解决了类似概念的不同表达问题,以及从医学数据源中提取信息的问题。
专家们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许多医院的CIO们认为,医院信息化离不开管理的变革。可以说,医院领导,尤其是中高层领导的管理和决策决定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电子病历的上线,区域协同医疗的推进,无不与信息系统的正确实施和管理流程的精细设计密切相关。由于信息化与管理的紧密关系,所以,信息化要盯住管理发展的趋势提前做好准备。
无论是面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细节转变,还是为各个业务环节提供全方位立体的服务,医院的信息化仅仅是促进医院管理变革的手段,真正的变革还需要医院管理自身的进步。综合多年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以患者为中心”的HIS 建设还处在初步阶段,虽然已经对患者就诊、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很多的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远程就诊、信息查询、疾病咨询与预防、多部门联合诊疗等多种综合好信息需求。而正是这些综合信息,不但有力地支持了医院的改革和建设,同时反过来也使得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部门本身的建设得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