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属于服务范畴,其服务对象是病人。因此医院质量主要是指对于病人的医疗服务质量。
从狭义上说,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多种工作通过医疗实践所取得的医疗效果高低优劣的集中表现,其内容包括: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有效、及时、彻底、治疗时间的长短;有无由于医疗而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或者损害等四个方面。
从广义上说,医疗质量是医院对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总体质量,它的内容还包括: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和对病人心理的影响以及对整体医疗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营养、卫生、环境)的满意程度等。
2、 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特性
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不同于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其他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总的来说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2.1 医疗服务质量的效应性。医院服务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效应,一般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医疗服务质量与这些效应是密切相关的。这种效应性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诊断和治疗,医务人员除了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全面了解伤、病情,系统细致的检查,严密观察,科学分析,正确判断。
2.2 医疗服务质量的时间性。主要指诊断治疗的及时性和时间长短。病人多数发病或者致伤突然。诊治及时可以使病人转危为安,延误时间轻者使病情加重增加救治难度,重者失去救治时间造成病人残废或死亡。因此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争分夺秒,科学地计划检查和治疗,缩短诊疗时间。
2.3 医疗服务质量的安全可靠性。医疗是以人的健康和生命为对象,使用的诊疗技术和手段必须成熟、安全可靠,并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有安全意识和预见性,而且绝对不能
马虎,不允许有差错,必须计划周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程,坚决避免因工作疏忽给病人造成超限度的损害、并发症、后遗症,及死亡等。
2.4 医疗服务质量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优的质量。二是质价相符合,即病人支付费用后应该得到相应质量的服务,体现等价交换原则。
2.5 医疗服务质量的社会性。这一方面首先表现在卫生事业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服务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会对社会造成重要影响。医院服务质量高将会解除或者减轻病人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同时减轻或者避免家庭、社会的负担,使社会成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反之,则会造成病人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特别是病人周围相关社会人的精神状态,从而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再次,由于医疗工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特殊性,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不仅会对医疗质量产生作用,而且会对社会风气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医院服务承担者特殊的社会责任,医疗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风气有相互影响。
2.6 医疗服务质量的心理性。一般来说,病人有多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病人到医院求医时,对医生、医疗服务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心理压力很大。有害的心理因素可使病情恶化,有益的心理因素则有利于伤病治疗和康复,满足心理需要,使病人消除对疾病的疑虑和恐惧。在精神上得到抚慰,恢复心理健康是医疗的任务之一。医务人员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亲切和蔼,热情周到,仪表端正,可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慰藉,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医院服务质量的心理特性是决定医院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
2.7 医疗服务质量的伦理性。高尚的医德行为既是职业伦理要求,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心、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是医学伦理意识的集中体现。医务人员必须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尊重病人的隐私,充满爱心,不图私利,诚实正直,慎重守密,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