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
提供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10/20 12:00
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
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是 : 在管理领域上 , 只限于对医疗经营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 , 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 ; 在管理体系上 , 偏重于事后管理 , 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 , 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 在成本责任方面 , 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 , 没有与医院管理内部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 或只依靠医院财务部门 , 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 在医疗经营方面 , 只重视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 不关心医院资本运行的质量及资本负债结构的问题 , 只重视药品、材料、设备的成本变动 , 不关心资本价格和价值的变化等。结果导致了诸如增收而不增效、投资量大而效益很少等不正常现象。
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成本管理的观念落后
目前 , 很多公立医院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医院内部甚至只包括医疗经营过程 , 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医院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 , 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 , 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 , 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效益。
(二)公立医院自身结构体制的缺陷
1.公立医院组织机构繁杂,管理费用开支过大。 管理费用是成本费用中的主要大项 , 管理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经营的总成本。要控制好管理费用就必须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目前 ,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仍比较传统 , 管理组织重叠、管理队伍庞大、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现象较为普遍。长此以往 , 必然会导致医疗经营成本的失控。
2.公立医院各个环节控制不力,节俭不够。 人们在管理观念上存在一种误区 , 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实际上成本管理是在医院医疗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 必须由财务部门在医院各部门的协同下对整个医疗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控制 , 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成本 , 切实提高医院效益。同时 , 我国财务工作的通病是重账表数据 , 轻实际流程 ; 重财务指标对经营状况的反映 , 轻对医院经营流程中的财务控制。由于医院实际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与其他部门现实工作存在偏离 , 必然会造成成本偏高。某些医疗经营环节上的漏洞 , 同样导致成本偏高。
三、成本管理创新是公立医院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成本管理理念的创新
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 , 不难发现 , 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 , 可能会导致医疗经营质量和医院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医院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 , 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运行的高效管理。因此 , 医院不仅要关注医疗经营的成本 , 而且要关注其医疗经营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 医院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 , 医院应更多地依靠技术的投入 , 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 , 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 , 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二)成本管理机制的创新
现代成本管理要以医院的全局为对象 , 根据医院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其不仅包括医院内部的价值链分析 , 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医院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 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 , 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公立医院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医院内部的医疗经营过程 , 对医院外部的环节考虑不多 , 对于医院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因此 , 在医院成本管理中 , 要正确分析和判断医院所处的内外环境 , 并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 , 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 , 最终实现预定的医院发展战略目标。
(三)成本管理方法和体系的创新
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事后管理 , 即发现问题 , 再事后补救 , 这种管理方法显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 , 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经验 , 引进国外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 , 采用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奖金管理信息系统 , 相互融合 , 发展提高 , 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系统的实施能把医院的发展由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 实行统一核算 , 降低医院成本 , 堵塞漏洞 ,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 增效节支 , 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 , 可以使领导及时了解科室的实际收入、支出、结余、效率 ,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另外 , 还可以根据收入、支出、结余及医疗指标、考核指标等其他指标进行公开、公平、客观的分配 , 充分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