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教授将中国的医院院长分为6个阶段
鹦鹉式的院长:计划经济时代。按上面红头文件办事,不变的院长。
冒险式的院长:改革开放以后。胆子大,敢干,但不具备政策法律意识。
专业型的院长:专家当院长。往往心系两头,总惦记着当专家,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管理型的院长:MBA当院长。在国外已经落后。一个不懂医院业务流程的MBA,无法领导专业性极强的医院。
创新型的院长:医院竞争力增强了,需要的是创新。这是当前最需要的。谁有新的idea、新的项目,谁就是最好的院长。
人文型的院长:这是最终医院院长的理想状态。当今医学应是从治愈医学变为照顾医学,衡量医学的标准不再是治愈率的高低,而是患者满意度,生命的质量。院长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
作为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的梁万年,更喜欢他的学者身份——教授,卫生管理学、流行病学专家。站在讲台上,梁万年显得从容、自信。在最近一次的医院院长沙龙活动中,梁万年以其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为我们勾勒出医务人员心中最向往的院长形象。
医疗服务从产品到品牌,最终上升为一种文化和精神
→医院并非越大越好
梁万年从事卫生管理工作多年,对各种医院有深入的研究,他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很多医院院长在介绍自己医院时,会自豪地说:我们有多少张床,有多少门诊量,有多少教授等等。梁教授说,实际上,医院首先展示给人们的应该是医院的文化、医院的价值观和使命。“我们的医院为什么要存在,医院的理念是什么?办院目标是什么?行业范围在哪儿?患者特点是什么?”
医院大、教授多说明不了什么,门诊量多不表示挣钱多。可能你的门诊量是5000人次,但利润极低;而有的门诊量只有500人次,但这些患者都是增值患者。显然是后者更可取。因此,医院并非越大越好。
→医院最怕模仿和盲目扩张,要在差异性服务上做文章
“我们服务的差异性是独特的,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别人不能。”这种差异,既可以体现在质量上,也可以体现在方便度、舒适度和价格上。一个基层医疗机构,怎么体现差异呢?技术无法与大医院相比,但服务的方便性却可以比大医院好,如北京的一所小医院——二龙路医院,以肛肠科著称,这就是差异。
任何一所医院不可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一味扩张的结局就是什么都能,什么都不能,核心竞争力就差。但现在仍有不少医院盲目扩张,如此下去十分危险。
→院长要建立营销意识
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都是要挣钱的。要挣钱的核心就是占领市场。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要首先问问:谁是我的“顾客”?谁是我最主要的“顾客”?谁是最能给我带来利润的“顾客”?从而针对最重要的顾客而组织生产。
→医院要用文化凝聚自己的团队
正像美国人喝可口可乐、中国人喝“二锅头”一样,已经从钟爱某种品牌上升到一种文化。我们要强调医院文化,强调医院的使命和价值观,要用文化凝聚自己的团队,要讲使命和精神,用这种精神把医务人员、患者紧紧地凝聚住。过去靠各种规章制度,而今应该靠一种文化。这才有发自内心的动力。
通过正确定位创造竞争优势
梁万年教授提出了做好定位的几大谋略——
→谋略1:了解自己
医院院长要通过横向比较了解自己。目前不少医院院长都喜欢做纵向比较,即我院与前十年相比,营业额有很大提高;今年比去年门诊量提高了多少等。这是片面的,做比较要纵横结合,要强调横向比较。你进步了,而你的竞争对手比你进步得更快。
明确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医院有几十个科室,提供上百种服务,哪几个服务是医院最核心的服务?做优势、劣势分析。有哪些机会?有哪些致命的弱点?要知己知彼。要做到每个医务工作者,包括清洁员,都知道本医院的优势和劣势,形成共同的理念。
→谋略2:了解患者
主要分三类患者:第一类是能给我带来利润的患者。第二类是负值的患者,他来看得越多,你挣的钱越少。第三类是未来能够带来巨大增值的患者。基本医疗服务必须满足所有患者,但特需医疗这部分可以仔细斟酌,医院的发展战略关键是要瞄准未来增值型的患者。医院院长应经常到门诊去问一下,在100名患者中,有多少位是“常客”,一生病就到你医院来的。有多少位患者是“新客”。有多少位患者过去是“常客”,现在不来了。为什么?仅仅数医院有多少个门诊病人,没有价值。
→谋略3:了解竞争对手
哪些是竞争对手?对竞争对手分类,如果你处于劣势,你要想办法改变游戏规则,创造新天地。另外,还要分析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即与自己的医院有直接关系的是谁。医院应有顾客(病人)、供应商(药品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医务人员、股东(对公有制医院来说股东即政府)。你要了解,病人是什么需求,股东是什么需求等等。在分析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将他们共同的需求挖掘出来,给自己定位,根据最优先的目标,设立发展项目。
→谋略4:明确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医院院长,要分析一下,针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将资源撒芝麻。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千方百计地让最优势发挥得更好,从而占领市场,用这种核心竞争力带动其他资源。如一所医院最强的是神经外科,最弱的是血管科,此时的资源配置重点仍应为神经外科。
→谋略5:培养忠实的患者
培养忠实的患者,就是培养义务宣传员。他会扩大医院的市场份额,最终给医院带来利润。对患者进行分类,如对慢性病人你要了解他,叫出名字,了解他的家庭,让他对你有信任感。
→谋略6:鼓励和欢迎投诉
过去的院长最怕病人投诉,现在应鼓励投诉,要尽快发现不满意的病人,以挽回损失。尽快发现和识别不满意的病人,对他们进行“营销”和服务,让其变成满意的病人。
→谋略7:用文化来占领市场
医疗服务要强调病人导向,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医院如果只考虑为病人服务,那么健康人就不会到医院去,实际上医院应是一个健康管理中心。如很多精神病人不愿意去看病,为什么?去看病就会让大家感觉自己有精神病。如果精神病院是精神健康管理中心,正常人也可以去,这样就诊率就高了。
院长要变革,医院要再造
梁万年教授认为,中国当今的医院要再造。不是业务流程再造,而是管理理念、制度改革的再造。要强调持续改革。
● 优秀可能正是进一步成功的障碍如今的大医院还没有真正的危机感,因为它现状很好,很多大医院目前状况是太好了,病人很多。其实,恰恰是这一点,可能是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太优秀了,容易满足现状,很难变革。梁教授说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年他们在大学时一些优秀的学生,20年后是最差的。而那些当初分配最差的同学,现在变成最好的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太舒服了,在大医院,比别的同学都优越,不想再改变,而分配到很差环境的人却要变。
●变烟囱式服务为格子式服务一个糖尿病人到一家医院就诊,看的是内分泌科,大夫看完后病人就回去了。这时医院只提供了烟囱式服务,造成很多空白。而格子式服务应该是,病人看完了,大夫会提醒说,你的病已到了中晚期,你的眼睛可能出现问题,我帮你联系一下,你到眼科去看看。病人到了眼科,看完后,眼科医生说,你的眼底受损了,你的神经系统要注意,我介绍你去神经内科看。这样就发生了几次服务,本来是一个病人,最后形成了数个病人。
●变医疗模式为超市模式现在的医院业务流程是以供方为导向,病人进入医院,特别不方便:挂号、排队、交费、病人楼上楼下来回跑,要排若干个队才能完成一次看病。实际上应考虑如何让病人用最短的距离完成看病过程,要用办超市的理念来办医院。这种医院超市是以健康为中心,健康管理超市。走进“超市”,有一系列健康产品、运动产品、心理咨询产品、保健服务,最后才是治疗疾病。采用会员制和一卡制,所有流程以方便病人为中心。卖的不仅是治疗,而是健康,要让老百姓主动到医院“玩”健康。
●做有人格魅力的院长院长要发展自己的人格魅力。院长有两种权力:行政任命形成的权利,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力。过去是运用权力管理一所医院,现在更重要的是发展你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所产生的权力是无限的。
一个好的院长要具备关键的三种技术:管理的专门技术。院长不一定是大医生,但要有管理能力。第二,院长应是启发者,是教练,而不是管理者。第三,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你再有能力,你不会沟通,别人见到你就怕,那你不是好的院长。沟通,沟通,再沟通。这才是一个院长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