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到达急诊科(0—10分钟) |
到达急诊科(0—30分钟) |
| ||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
□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
□ 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 |
□ 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
□ 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
□ 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患者转入CCU继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 |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重症监护
□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临时医嘱: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胸片
□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 血常规+血型
□ 尿常规+镜检
□ 便常规+潜血
□ 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
□ 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建立静脉通道
□ 其他特殊医嘱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记24小时出入量
□ 卧床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镇静止痛:吗啡(酌情)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
□ 静脉取血 |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到达急诊科(0—60分钟) |
住院第1天
(CCU) | |||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
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的高危患者: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
□ 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
□ 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
□ 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
□ 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
□ 手术后将患者转入CCU或外科恢复室继续治疗 |
□ 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
□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 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
□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预防感染(必要时)
□ 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评价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记24小时出入量
□ 镇静止痛:吗啡(酌情)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急诊血运重建治疗
临时医嘱:
□ 备皮
□ 造影剂皮试
□ 术前镇静
□ 预防性抗感染
□ 足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吸氧
□ 病危通知
□ 卧床或床旁活动
□ 流食或半流食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保持大便通畅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LVEF≤0.40、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 床旁胸片、
□ 床旁超声心动图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医师
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2天
(CCU) |
住院第3天
(CCU) |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继续重症监护
□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
□ 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
□ 监测有无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修订诊疗方案
□ 完成病历、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继续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
□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随时评价进行急诊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并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
□ 继续重症监护
□ 心电监测
□ 上级医师查房:评价心功能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和病程记录
□ 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转出CCU
□ 对于低危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再发生心绞痛、心电图也无缺血改变,无左心衰竭的临床证据,留院观察家2-24小时其间未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可留院观察24-48小时后出院。
□ 转出者完成转科记录 |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
□ 床旁活动
□ 半流食或低盐低脂普食
□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保持大便通畅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
□ 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保持大便通畅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配合急救和诊疗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和锻炼
□ 配合稳定患者由CCU转至普通病房 |
□ 配合医疗工作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配合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 如果患者可以转出CCU:办理转出CCU事项
□ 如果患者不能转出CCU:记录原因 |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住院第4-6天
(普通病房第1-3天) |
住院第7-9天
(普通病房第2-5天) |
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成“转科记录”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患者术后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预防并发症
□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
□ 完成择期PCI
□ 心功能再评价
□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 康复和宣教 |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 通知出院处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 二级预防的方案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室内或室外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脏超声
□ 胸片
□ 肝肾功能、电解质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凝血功能 |
出院医嘱:
□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戒烟)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出院带药(根据情况):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等
□ 定期复查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二级预防教育 |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二级预防教育
□ 出院准备指导 |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 出院指导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1-3天
(术前准备)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 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明确诊断,制订诊疗方案
□ 进行“常规治疗”( 参见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
□ 完成病历书写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 日常查房,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复查异常的检验结果
□ 向家属及病人交待冠脉造影和介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 检查抗血小板药物剂量
□ PCI术前准备,术前医嘱
□ 术者术前看病人,确认手术指征、禁忌证,决定是否手术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冠心病护理常规
□ 一或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持续心电监测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 ACEI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
□ 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
□ 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
□ 必要时检查:脑钠肽、D-二聚体、血气分析、血沉、C-反应蛋白、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 |
长期医嘱:
□ 冠心病护理常规
□ 一或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持续心电监测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 ACEI
临时医嘱:
□ 拟明日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 明早禁食水
□ 备皮
□ 造影剂皮试
□ 术前镇静
□ 足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 术前晚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入院宣教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医师
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2-4天(手术日)
术 前 术 后 |
住院第3-5天
(术后第1天)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住院医师查房,检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完成术前病程记录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常规治疗
□ 检查抗血小板药物剂量
|
□ 住院医师接诊术后病人,检查心率、血压、心电图,并书写术后病程记录
□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征象
□ 观察病人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PCI术后并发症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常规治疗
□ PCI术后常规治疗(参见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穿刺部位换药
□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PCI术后并发症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冠心病护理常规
□ 一或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持续心电监测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 ACEI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常规治疗”
临时医嘱:
□ 今日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 |
长期医嘱:
□ PCI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持续心电监测
□ 药物治疗同前
□ PCI术后常规治疗
临时医嘱:
□ 急查尿常规
□ 心肌损伤标志物(TNT、TNI、CK-MB)、血常规
□ 心电图
|
长期医嘱:
□ PCI术后护理常规
□ 一或二级护理
□ 低脂饮食
□ 持续心电监测
□ 药物治疗同前
□ PCI术后常规治疗
| |
主要护理
工作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完成术前护理工作
□ 执行术前医嘱,建立静脉通道,术前药物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观察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
□ 记录尿量,术后4-6小时>800ml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住院第4-6天
(术后第2天) |
住院第5-7天
(术后第3天) |
住院第6-9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住院医师查房
□ 完成查房记录
□ PCI术后常规治疗
□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PCI术后并发症
□ 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
□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病人出院指征及出院后治疗方案
□ 治疗效果、预后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PCI术后并发症
□ 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 康复及宣教 |
□ 住院医师查房,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并完成出院前病程记录
□ 书写出院记录、诊断证明,填写住院病历首页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时间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二级预防的方案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PCI术后护理常规
□ 一或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药物治疗同前 |
长期医嘱:
□ PCI术后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低盐低脂饮食
□ 药物治疗同前
□ PCI术后常规治疗
|
出院医嘱:
□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戒烟)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出院带药(根据情况):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等
□ 定期复查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 冠心病预防知识教育 |
□ 完成病人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 出院准备指导
□ 冠心病预防知识教育 |
□ 帮助办理出院手续
□ 出院指导
□ 出院后冠心病二级预防宣教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
医师
签名 |
|
|
|
时间 |
到达急诊科(0—10分钟) |
到达急诊科(0—30分钟) |
到达急诊科(0—60分钟) | |||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
□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
□ 开始“常规治疗”(参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常规治疗) |
□ 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
□ 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
□ 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病人转入CCU继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 |
需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的高危患者:
□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落实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
□ 肾功能不全者术前水化
□ 保证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功能
□ 开始“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
□ 手术后患者转入CCU或外科恢复室继续治疗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临时医嘱:
□ 吸氧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 血清心肌标志物测定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 血脂、血糖、血沉、凝血功能、电解质、
□ 建立静脉通道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 |
长期医嘱:
□ 非ST抬高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记24小时出入量
□ 卧床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镇静止痛:吗啡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长期医嘱:
□ 同前
□ 急诊血运重建治疗
临时医嘱:
□ 备皮
□ 造影剂皮试
□ 术前镇静
□ 预防性抗感染(必要时)
□ 足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
□ 静脉取血 |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住院第1天(CCU) |
住院第2天(CCU) |
住院第3天(CCU) |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监测生命体征及有无呼吸急促、皮疹等过敏状态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穿刺点及周围情况、心电图变化、血色素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
□ 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
□ 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预防感染(必要时)
□ 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
□ 继续重症监护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上级医师查房:效果评估和诊疗方案调整
□ 完成病历书写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继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常规药物治疗
□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随时评价进行急诊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并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 |
□ 继续重症监护
□ 心电监测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
□ 确定患者可否转出CCU,转出者完成转科记录
□ 低危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再出现心肌缺血及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可留院观察24-48小时后出院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病危通知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流食或半流食
□ 吸氧
□ 卧床
□ 保持大便通畅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必要时)
临时医嘱:
□ 心电图、床旁胸片、超声心动图
□ 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长期医嘱: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或床旁活动
□ 半流食或低盐低脂普食
□ 重症监护
□ 保持大便通畅
□ 药物治疗同前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长期医嘱: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或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保持大便通畅
□ 药物治疗同前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 配合急救和诊疗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指导恢复期康复和锻炼
|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 办理转出CCU事项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
时间 |
住院第4-6天
(普通病房第1-3天) |
住院第7-9天
(普通病房第2-5天) |
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成转科记录
□ 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术后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预防并发症
□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
□ 完成择期PCI
□ 复查相关检查
□ 心功能再评价
□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 通知出院处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药物治疗同前,根据情况调整
|
长期医嘱: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室内或室外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药物治疗同前,根据情况调整
临时医嘱: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
出院医嘱:
□ 改善生活方式
□ 低盐低脂普食
□ 适当运动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定期复查
□ 出院带药: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钙拮抗剂(根据情况)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二级预防教育 |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二级预防教育
□ 出院准备指导 |
□ 帮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 出院指导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
医师
签名 |
|
|
|
时间 |
到达急诊科30分钟内 |
到达急诊科30-120分钟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并对其作出评价
□ 生命体征监测,完善检查
□ 对急性左心衰作出初步诊断和病情判断
□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 |
□ 心内科专科医师会诊
□ 持续心电监测
□ 无创血压监测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完善检查
□ 进一步抢救治疗
□ 尽快收入监护病房住院治疗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持续心电监测
□ 无创血压监测
□ 血氧饱和度监测
临时医嘱: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
□ 血气、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 静脉应用利尿剂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卧床
□ 记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调整血压药物
□ 快速房颤者纠正心律失常药物
□ 吗啡3-5mg iv(酌情)
□ 拍床旁胸片
□ 做床旁超声心动图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
□ 入院宣教
□ 静脉取血 |
□ 心衰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
医师
签名 |
|
|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4天 | |
主
要
诊
疗
活
动 |
□ 上级医师查房
□ 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进一步完善检查
□ 对各系统功能做出评价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 复查有关检查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三级医师查房记录
□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 心衰常规治疗
□ 复查电解质 |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卧床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利尿剂
□ 扩血管药
□ 升压药(必要时)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抗心律失常(必要时)
□ 抗菌药物(必要时)
□ 复查血气、电解质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卧床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复查床旁胸片(酌情)
□ 复查电解质
□ 用药同前
□ 完善有关检查如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卧床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复查床旁胸片(酌情)
□ 复查电解质
□ 用药同前,根据情况调整 | |
主要
护理
工作 |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静脉取血 |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特级护理 |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无 □有, 原因:
1.
2. | |
护士
签名 |
|
|
|
|
医师
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5-6天 |
住院第6-13天 |
住院第7-14天(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 心衰竭常规治疗
□ 病情稳定者可转普通病房
|
□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判断可否出院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心衰竭常规治疗
|
□ 通知患者和家属
□ 通知住院处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完成病历书写
□ 将出院记录副本交给患者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一级或二级护理(转入普通病房后)
□ 吸氧(必要时)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卧床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临时医嘱:
□ 复查床旁胸片(酌情)
□ 复查电解质
□ 利尿剂
□ 扩血管药(必要时)
□ 升压药(必要时)
□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长期医嘱: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卧床或床旁活动
□ 普食
□ 心衰常规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床旁胸片(酌情)
|
出院医嘱:
□ 注意事项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
主要护理
工作 |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根据病情可转入普通病房 |
□ 心力衰竭常规护理
□ 二级护理
□ 出院准备指导 |
□ 出院宣教
□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时间 |
到达急诊
(适用于急诊临时起搏) |
住院第1-2天 |
住院第1-3天
(术前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描记心电图
□ 持续心电监测
□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 血流动力学评估
□ 请心血管专科医师会诊
□ 制订治疗方案
□ 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临时起搏器置入术”知情同意书 |
□ 上级医师查房
□ 确定诊疗方案
□ 明确适应证
□ 心律失常“常规治疗”
□ 评价全身及心脏情况
□ 调整水电酸碱平衡
□ 改善心功能
|
□ 上级医师查房
□ 确定治疗方案
□ 心律失常“常规治疗”
□ 起搏器置入术前准备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知情同意书”、“自费协议书”
□ 选择适当的起搏装置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酌情)
□ 持续心电监测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血常规
□ 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拟局麻下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 备皮
□ 建立静脉通路
|
长期医嘱:
□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 持续心电监测
临时医嘱:
□ 心电图,Holter
□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
□ 超声心动图 |
长期医嘱:
□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 持续心电监测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拟明日局麻下行起搏器置入术
□ 备皮
□ 建立静脉通路
|
主要护理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挂号、交费手续
□ 静脉取血
□ 建立静脉通路
□ 备皮 |
□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入院手续”
□ 静脉取血 |
□ 宣教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协助医师评估实验室检查
□ 备皮
□ 建立静脉通路、输液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2-4天
(手术日) |
住院第5-6天
(术后1-2天) |
住院第7-10天
(术后3-6天,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置入永久起搏器
□ 监测生命体征
□ 预防感染
□ 监测起搏器工作情况
□ 观察切口情况
□ 预防并发症 |
□ 上级医师查房
□ 诊疗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起搏器术后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 拆线或预约拆线时间
□ 观察切口情况
□ 通知出院处
□ 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 预约复诊日期
□ 将“出院记录”副本交予患者
□ 如患者不能如期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今日局麻下行起搏器置入术
□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持续心电监测
临时医嘱:
□ 术前禁食
□ 心电图
|
长期医嘱:
□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普食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持续心电监测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超声心动图
□ 换药
□ 胸片
□ 起搏器测试+程控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 拆线或预约拆线时间
□ 出院前心电图
|
主要护理工作 |
□ 宣教
□ 沙袋局部加压6-8小时
□ 术后平卧12-24小时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切口护理
|
□ 宣教
□ 心理和生活护理
□ 切口护理
□ 指导术后活动
□ 预防教育
□ 出院准备指导 |
□ 帮助患者或家属办理离院手续
□ 出院指导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时间 |
到达急诊(0-10分钟) |
到达急诊(0-30分钟) |
到达急诊(0-24小时)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评价心电图
□ 询问病史
□ 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
□ 完成血流动力学评估
□ 根据患者病情,向家属交代可能的风险、所需抢救措施(包括直流电转复及气管插管、动脉深静脉穿刺等),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
□ 请上级医师会诊
□ 如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丧失,则迅速给予直流电复律
□ 如果血流动力学尚稳定,未出现意识丧失,可等待会诊后决定治疗措施
□ 如患者出现休克症状,但意识尚清可给予镇静药物后电复律
□ 向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
□ 评价病史及基础病,分析各项化验结果
□ 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 准备收入相关病房
□ AMI/一过性缺血采用 “PCI流程表”
□ 特发性室速采用“EPS+RFCA流程表”
□ 需要置入ICD采用“ICD置入术流程表”
□ 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诱因或无手术指征采用“药物治疗流程”
□ 密切观察患者心律情况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吸氧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血清心肌标记物测定
□ 血常规+电解质
□ 动脉血气分析
□ 凝血功能
|
长期医嘱:
□ 特级护理
□ 每小时测量记录生命体征
□ 卧床、禁食水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麻醉机吸氧(如需直流电转复)
□ 静脉予麻醉药物(如需直流电复律)
□ 直流电复律(按需)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转复后)
□ 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直流电转复后按需或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选) |
长期医嘱:
□ 特级护理
□ 卧床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 吸氧
临时医嘱:
□ 口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
□ 针对异常化验指标进行复查 |
主要护理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挂号、交费等手续
□ 取血、并建立静脉通道,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用药 |
□ 特级护理
□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 |
□ 特级护理
□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术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
□ 分析病因、危险分层、监护强度、治疗效果评估
□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病历书写
□ 向家属交代可能的风险,所需诊治方案,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
□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
□ 完成术前准备
□ 继续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
□ 术后ECG
□ 术后伤口观察。
□ 术后给予抗菌药物
□ EPS+RFCA术后患者有置入ICD指证,转入“ICD置入术流程”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Holter(按需)
□ 心脏(MRI)(按需)
□ 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 明日局麻下行EPS+RFCA术
□ 术区备皮
□ 术前晚可口服镇静药物
□ 继续调整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长期医嘱
□ 今日行EPS+RFCA手术
□ EPS+RFCA术后护理
□ 卧床
□ 心电、血压监测
□ 吸氧
□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2天
临时医嘱
□ 继续调整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主要护理工作 |
□ 入院宣教
□ 病房设施及相关规定介绍
□ 心理及生活护理 |
□ 心理及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相关治疗和检查活动 |
EPS+RFCA术中如
□ 穿刺动脉,术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小时,平卧8-12小时,24小时后解除包扎
□ 穿刺静脉,术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4小时,平卧8-12小时后可下地活动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日期 |
住院第4天 |
住院第5天
(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术后伤口观察,换药等相关治疗
□ 术后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
□ 安排术后相关检查 |
□ 确定行EPS+RFCA术的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卧床
□ 心电、血压监测
临时医嘱
□ 换药一次(EPS+RFCA术后24小时解除包扎,局部听诊有无杂音)
□ 预防性抗菌药物
□ 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出院医嘱:
□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主要护理工作 |
□ 配合医师伤口换药 |
□ 办理出院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医师签名 |
|
|
时间 |
到达急诊(0-10分钟) |
到达急诊(0-30分钟) |
到达急诊(0-24小时)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评价心电图
□ 询问病史
□ 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
□ 完成血流动力学评估
□ 根据患者病情,向家属交代可能的风险、所需抢救措施(包括直流电转复及气管插管、动脉深静脉穿刺等),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
□ 请上级医师会诊
□ 如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丧失,则迅速给予直流电复律
□ 如果血流动力学尚稳定,未出现意识丧失,可等待会诊后决定治疗措施
□ 如患者出现休克症状,但意识尚清可给予镇静药物后电复律
□ 向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
□ 评价病史及基础病,分析各项化验结果
□ 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 准备收入相关病房
□ AMI/一过性缺血采用 “PCI流程表”
□ 特发性室速采用“EPS+RFCA流程表”
□ 需要置入ICD采用“ICD置入术流程表”
□ 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诱因或无手术指征采用“药物治疗流程”
□ 密切观察患者心律情况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吸氧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血清心肌标记物测定
□ 血常规+电解质
□ 动脉血气分析
□ 凝血功能
|
长期医嘱:
□ 特级护理
□ 每小时测量记录生命体征
□ 卧床、禁食水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麻醉机吸氧(如需直流电转复)
□ 静脉予麻醉药物(如需直流电复律)
□ 直流电复律(按需)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转复后)
□ 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直流电转复后按需或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选) |
长期医嘱:
□ 特级护理
□ 卧床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 吸氧
临时医嘱:
□ 口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
□ 针对异常化验指标进行复查 |
主要护理工作 |
□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挂号、交费等手续
□ 取血、并建立静脉通道,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用药 |
□ 特级护理
□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 |
□ 特级护理
□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3天
(术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 上级医师查房
□ 分析病因、危险分层、监护强度、治疗效果评估
□ 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病历书写
□ 向家属交代可能的风险,所需诊治方案,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
□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ICD置入术
□ 完成术前准备
□ 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
□ 术后心电图
□ 术后伤口观察。
□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临时医嘱:
□ 描记12导联心电图
□ Holter(按需)
□ 心脏MRI(按需)
□ 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临时医嘱:
□ 明日全麻下ICD置入术
□ 术区备皮
□ 术前禁食水
□ 术前晚可口服镇静药物
□ 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
长期医嘱:
□ 全麻下ICD置入术后护理
□ 一级护理
□ 卧床
□ 心电、血压监测
□ 吸氧
□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 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 心电图 |
主要护理工作 |
□ 入院宣教
□ 病房设施及相关规定介绍
□ 心理及生活护理 |
□ 心理及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相关治疗和检查活动
|
□ 行ICD置入术者,术后局部加压包扎至次日晨,卧床24小时
|
病情变异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签名 |
|
|
|
医师签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