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取势
这里的取势有两层含义: 一是高层支持。对于目前国内企业发展水平而言,流程管理理念还不够深入,对流程设置绩效指标并有效管理的企业,更是非常罕见。所以,如果计划启动此工作,必须得到公司高层的大力支持,而且是真正地、坚定不移地、持续地支持。 二是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平年代,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都不想折腾,而流程绩效管理工作在推进早期又是非常折腾的事情。所以,如果想成功推动这项工作,还要选择启动的好时机,像上面列举的西金公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个绝佳时机。
第二步:成立推动组织
上文说过,流程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必须成立一个虚拟组织来协调推动。毫无疑问,这个虚拟组织的负责人应该是企业高管,组织成员应该是关键流程领域的负责人。这个组织具体的工作职责是: 1、 组织协调;2、 工作策划;3、 执行工作计划;4、 检查工作效果;5、 资源提供;6、 重大问题决策。
第三步:流程重要度分析
有必要设置绩效指标的流程一定是核心流程。所以,应该首先做流程重要度分析。分析的维度有多个,比如客户导向、行业竞争力因素等。完成重要度分析后,还要遵循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先业务后职能的原则逐步实施。先找1到2个重要流程完成整个流程绩效管理闭环再全面铺开,无论是对于方法论的完善,还是控制实施风险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步:设置流程绩效指标
流程绩效指标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几大原则:
1、 全局性。不应仅站在本部门或本岗位的角度讨论问题,而应该跳出部门、岗位甚至公司的框框,站在整个行业价值链的高度设置流程绩效指标。
2、 端到端。不要为了便于考核就切分流程,而应该直接设置端到端指标。
3、 客户导向。要时刻问自己,并确保这是外部客户关心的,而非内部客户一厢情愿。
4、 少而精。一个流程设置3个指标并能管理好已经需要投入很大精力才能做好,所以,不要贪多。
第五步:流程绩效测评
定期对流程做绩效测评是必[1]要的,而且相关部门及岗位要对这些测评结果负责,常见的做法就是流程绩效考核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挂钩。很多企业常见的做法是只考核财务指标,而流程绩效指标只是作为临时、额外要求大家提升的,这样的企业注定无法从这项工作中获得任何汇报。
第六步:流程持续改进
大部分企业忽视了这一步,认为流程绩效得到测评和考核就是工作的终点。这绝对是一个误解,因为流程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而是通过定期、客观分析流程当前绩效值与客户期望值及竞争对手标杆值的差距,持续优化并提升流程绩效。这同样是虚拟组织需要主导推动的,而不是让各部门自己去“揣摩”。
决定流程绩效的关键-结果导向及KPI设置
1.流程的责任不清
二级流程、三级流程。每个大流程分割成很多小流程。每个小流程都是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位,都有主管控制,各自对自己的一块负责,但横向、纵向的协同,对全流程负责的人却没有,对整个流程最终结果负责的人却没有,这样的流程会导致什么结果呢?部门本位,流程中的业务单元条块分割,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遇到需跨流程协调的、或需要担责任的,就推诿扯皮,使合作不畅、降低流程效率。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设置个对全流程结果负责的人,有权调动流程内的所有资源,打通人为设置的组织给流程运行带来的障碍。
2.流程的绩效KPI技术待提高
作为推动考核业务流程运行的关键,流程KPI决定了流程的目标导向及对流程中人员的激励方向。其KPI指标名称的设置、定义、目标值、考核的权重周期、评分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的逻辑关系,直接决定了考核的客观性和激励的有效性。但恰恰只这部分被乙方忽视了,只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和原有的KPI规定了信息系统获取数据的逻辑关系,但对这种关键的逻辑关系,却并未进行深度优化,并未给出咨询公司的智慧和专业方法进行改善。这种KPI执行的效果可想而知。内行的都知道,同样的KPI,其设置的衡量要素(考核点)不一样,考核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虽然指标的名称一样,因为评价的要点不同,实质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考核反映的内容、导向、结果都不同。这其实也是绩效KPI设置的要点之一。当然很多人不愿意说出来,因为涉及绩效的实际操作技术。我这里权当抛砖引玉,供有心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