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返工报废造成的费用凡是与具体物料有关的,通过工序跟踪报告、返修单的信息,分别计入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中作为直接成本。成本性态或称成本习性是说明成本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等)的依存关系,说明业务量增减变动同发生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产品成本是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是衡量各种制造资源消耗量的货币表达形式,是评价ERP实施效益的尺度之一,也是说明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讲经济效益除了扩大有效产出外,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成本会计在MRPⅡ逻辑流程图中虽然排在较后的框中,但实际上,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成本问题。不论是从事任何一项业务的管理人员还是表面上看似乎不介入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当时刻从系统全局出发,同树立“质量意识”一样,把“成本意识’作为处理任何工作须臾不可忽略的出发点。
1.管理会计
1.1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ERP系统的成本会计采用管理会计的原理,采用标准成本体系,同生产计划与控制和各项核心业务紧密结合,体现物流和资金流的集成。
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现代会计学把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而把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产品成本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ERP内部集成的主线是计划与控制系统,不仅要对生产活动实行计划与控制,也要对成本和资金实行计划与控制。因此,ERP的成本管理是按照管理会计的原则,对企业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决策、分析与考核。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要区别如表20.1所示。
编制财务报表要按照财务会计的原则,但是,对经营管理来说要运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入我国的时间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国内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没有得到体现,这是电算化会计的一个致命的弱点,直到近年转型ERP系统时才开始有所转变。一度曾经认为引进的MRP II/ERP软件中的成本会计和财务部分不合国情,但是,在明 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改革的步伐加快了,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逐 步向国际惯例靠拢,管理会计的概念必将在我国日益广泛普及。
传统手工管理的成本会计往往局限于事后核算,没有做到对成本的计划与控制。这种观念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ERP管理模式则强调:事前计划——执行过程中 控制——事后分析,并把三者统一起来。
随着价格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变,企业的产品价格将主要由市场竞争条件来确定。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是竞争环境下市场或客户能接受的销售价格,扣除税金和企业的合理利润倒推计算出来的。企业如果不控制成本,就意味着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从而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除了靠不断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外,主要靠降低成本,见下式:
利润 = (单价一 单位变动成本) X 销量一 固定成本总量
(预期计划) (市场竞争约束)(严格控制) (市场竞争约束) (控制)
可简化为:
利润 = (价格 一 成本) X 销量
(预期计划) (市场竞争约束) (严格控制) (市场竞争约束)
在区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中有流动资产和存货金额等项目,其准确性都是要基于产品成本,而损益表中的销售成本的准确性也要基产品成本。如果产品成本是粗放和不准确的,那么,财务报表也是不准确的。由此可见产品成本的重要性。
1.2 标准成本体系
标准成本体系(standard cosUng sys(em)是在20世纪诞生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是预先确定的某个时期(如会计年度)的不变成本。它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经过反复测算,估计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生产条件(如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能力资源的利用等)处于正常状态下确定的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将实际发生的成本同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把对比的差异和各种汇总信息提供给管理人员,作为分析企业经营生产活动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成本就谈不上对成本的计划,没有实际成本就谈不上对成本的控制。两者都是必要的。
采用标准成本将有利于:
●编制企业预算和成本计划:
●确定销售价格,方便投标和报价;
●估算企业利润;
●控制成本,跟踪库存价值的变化:
●简化成本计算程序,及时提供成本报告;
●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和经营业绩,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制定经营决策和降低成本的措施。
用通俗的话说,标准成本是“算了再干”,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是“干了再算”,两者之间有本质不同。
2.责任会计制
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责任会计制,而建立责任中心又是推行责任会计制的主要内容。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是制造业的主要责任中心。
2.1 责任会计的原则
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划分和考核,要遵循以下几点:
(1)目标。各个责任中心都必须以实现企业的总目标为宗旨。在总目标前提下分解为各责任中心的目标。
(2)可控性。本着责权一致的原则,责任中心只能对可控成本或利润负责,所谓可控成本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责任中心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或可能获取的最低利润;
●发生的成本和利润都能够精确地计算和分配:
●是责任中心可以控制的成本费用或利润。曾经有一个企业要把来厂实习的大学生的费用,交由车间成本中心消化,这种费用对车间成本中心来讲是不可控的。 一个成本中心的不可控成本,往往是其上游或下游的可控成本,划分时要本着谁承担谁负责的原则。各项可控成本之和称为“责任成本”。
(3)信息共享。责任中心必须能够共享所需的信息,能够预见可能发生的例外情况,采取补救措施。责任中心还必须能够掌握差异分析的手段,以便不断改进工作流程。
(4)责任中心必须十分明确处理例外事件的原则。如加工成本中心在加工时由于材料问题出现废品,这个费用应当由采购成本中心承担。
(5)在上述原则下制订考评指标。
2.2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只负责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它是一种成本的积累点。而利润中心除有责权控制成本外,还要保证利润的实现,有权对影响利润的因素做出决策,如选择市场或货源。企业的分厂、业务部门、车间、班组、工作中心、甚至个人,只要发生费用支出的,都可以根据需要定义为成本中心,几个成本中心可以形成成本中心组,可以有多个层次。
2.3 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必须是独立核算、有收入来源的部门或单位,如分厂、事业部等。公司或企业下可设立一个或多个利润中心,利润中心之下还可以设立一个或多个小规模的利润中心。利润中心内部再设置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之下还可以有若干小范围的成本中心。用户可在连锁系统中自行定义。
应当用现代管理的责任中心概念来代替承包概念。停留在承包水平是难以理解和实现ERP系统的,工业企业内部的承包会割断业务流程,妨碍信息透明和共享。企业在建立责任中心体制时,要防止出现短期行为和局部利益妨碍整体利益的现象,不要违背ERP内部集成的“全流程”和“一体化计划”的原则精神。
在责任会计制中除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外,有时还设投资中心,如基建技改部门,对投资规模、决策和投资效益负责。
3.产品成本构成
3.1 成本构成
1993年7月开始实施我国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同国际通行的惯例逐步取得一致。新的成本制度将过去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企业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实际上是到车间(或相当于车间的分厂)为止发生的成本。产品成本将准确反映车间一级的成本水准,便于考核车间的管理责任。企业管理费同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不发生直接关系,不再计入产品成本。成本分类与构成如图20.1所示。
3.2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一种按照归属的难易程度原则分类的。
在图20.1中,直接成本指可以明确分辨用于某个具体物料上的费用,与生产数量有关,无须分摊。返工报废造成的费用凡是与具体物料有关的,通过工序跟踪报告、返修单的信息,分别计入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中作为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那些不能明确分清用于哪个具体物料上的费用,需要进行分摊。其中与产量有一定关系的称为变动间接费(如燃料与动力费、一些辅助材料如乳化剂、润滑油等间接材料费,搬运费等间接人工费);与产量无直接关系的称为固定间接费(如非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直线法折旧、厂房采暖及照明等)。当前的趋势是尽可能把传统上视为间接成本的制造费用与相关的产品联系起来,尽量体现“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使成本计算日益精确,有利于管理决策。
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主要是决定费用是否分摊及如何分配。
3.3 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一种按照成本性态(costbehavior)划分的分类。成本性态或称成本习性是说明成本对业务量(产量、销售量等)的依存关系,说明业务量增减变动同发生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关系可以从总量和单位量两方面来分析。
随业务量增减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业务量增加,变动成本总量也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但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是不变的。如图20.2所示。变动间接费、直接人工费和直接材料费都属于变动成本。与业务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不论业务量大小总是保持在一个固定值上,但单位业务量的固定成本却因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或反之;固定成本主要是固定间接费。
区分变动成本同固定成本主要是为了管理决策的应用。这些决策包括产品定价、产品发展获利分析、自制/外购等。现代管理会计的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s)概念,就是在成本性态的分类前提下提出的,对管理决策有重要意义。
按照成本性态分类的,除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外,在管理会计中还有各类混合成本,例如,在某个业务量以下成本是固定的,但超过一个限度以上又是变动的,像有些能源、电话费的计算等,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复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管理会计图书,这里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