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破解涉诉信访难题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供者:配置组
发布时间:2011/02/10 12:00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对今年全国政法工作的总体要求。那么,作为基层法院,如何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呢?为此,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抓住党委政府关心、人民关注的涉法信访工作,大胆创新,有力推进了社会矛盾的化解,走出了一条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子。其做法值得借鉴。

    9月30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下午,在郑州市西郊的一个公园内,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57岁的老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与别人聊着天。笑意写在他的脸上。得知这一情况后,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薇倍感欣慰,因为,他们终于在国庆节前解决了老宋反映多年的问题。

    老宋是郑州市中原区的居民,前些年因为与别人发生经济纠纷而走上了法庭。法院判决后,老宋因为少得几万块钱,认为法院判决不公而上访。中原区法院多次复查此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老宋上访是因为他对法律的不了解。为此,中原区法院的法官多次到老宋家进行解释,讲解法律,但倔强的老宋就是不听。法官们没有灰心,而是一次次到老宋家。法官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倔强的老宋。

    “是俺糊涂不懂法律才上访的,法官不但不怪俺,还对俺这么好,俺以后不会再上访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老宋不好意思地说。

    “信访工作因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的工作。但信访问题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人民法院,应该承担这种社会责任,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中原区法院院长徐薇对记者说。

    事实上,自今年初以来,中原区法院共受理涉诉信访案件166件。经过该院努力,已经息诉罢访143件,息诉罢访率达到86.14%,剩余的23件中,有18件是经过三级法院终结的案件,有5件是正在审理中还没有结论的案件。

    那么,这一明显成效是如何取得的呢?为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转变理念:

    打开涉诉信访“心结”

    郑州市中原区地理位置特殊,辖区内有许多国有企业,随着破产、改制企业增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老大难”问题涌入法院。因涉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增大,涉诉上访案件急剧增加,曾一度使中原区法院的工作陷入被动的境地。对此,中原区法院党组多次研究、分析,最后形成共识:要站在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的立场上,克难攻坚,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涉诉信访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老大难问题。法官对这个问题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中原区法院首先对全院干警的心态进行了彻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一些法官对涉诉信访的心态可以概括为“不解、为难”四个字。

    中原区法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法官的“不解”主要表现在个别法官受传统司法理念的影响,导致一些法官就案判案,一判了之,很少去深入了解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真实诉求。法官的“为难”表现在:解决涉诉上访问题,需要以“能动司法”来创造性地工作。目前,在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的情况下,法官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既有法律手段,也有非法律手段,即司法救助、亲朋感化等。但部分群众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的办法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法官们也感到越来越难。

    为此,中原区法院党组首先在转变干警思想上下工夫,教育、要求干警坚决树立群众观念,必须做到三个转变:司法理念的转变。要求法官审理案件不单要关注案件的法律效果,更要关注案件的社会效果,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做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司法职能的转变。要将司法“裁判职能”转移到“矛盾化解职能”上来。工作机制的转变。全体干警要变被动审判为主动引导,引导当事人主动寻求矛盾化解的出路等。

  运用“四法”:

    及时化解涉诉信访

    中原区法院在调查中发现,众多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群众在诉讼时对法律理解不够,以及行使权利的方式不恰当,导致矛盾未能解决而上访。同时,一些信访案件也是由于以往机械办案的原因造成的。为此,该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总结出了多种化解方法:

    再审化解法。对发现信访人有新证据并不知向法院提交的信访案件,法官在保持中立的前提下,向信访人释法释疑,引导其通过申请再审的方式解决纠纷。如,王某上访反映自己没有收到判决书的案件中,王某是原告孙某的诉讼代理人,二人系夫妻关系。审理中,原告孙某只露面一次就再也不来法院,诉讼中传唤孙某、王某到庭也非常困难,王某曾申请中止诉讼,但不说明原因。由于不符合中止条件,法院继续进行了诉讼。后来,王某、孙某不来法院了,法院在判决后找不到他们,于是采取公告送达方式送达了判决书,程序合法。但事后,王某来法院反映,其丈夫在送达判决书过程中因病逝世。王某上访后,中原区法院及时研究案情,并研究了两种应对的方案,一种是进入再审,一种是收回原判继续进行原诉讼程序。在征求王某意见后,法院采取了第一种方式,给王某一次重新行使诉权的机会。王某表示对法院工作十分满意,不再上访。

    关联案件解决法。该院在信访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信访案件系由同一原因引发的数个案件纠纷,若引发纠纷的深层原因解决不了,则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如须水镇张某、徐某两邻居间的宅基地纠纷案:因张某的宅基地坐落原因,致使徐某出入大门的胡同过窄,徐某多次找张某协商未果。事后,双方矛盾不断,张某基于确权之诉、侵权之诉等原因先后向中原区法院提起了六次诉讼。其间,基于对部分诉讼结果的不满,张某长期上访。中原区法院在今年清理信访积案时发现,双方尚有一案件正在审理当中,便利用此关联案件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一场持续近30年的纠纷彻底得到解决。

    变通起诉法。有些案件,由于当事人的法律水平问题,对同一个事件,往往采取相对不利的法律关系进行起诉,导致自己败诉,息诉罢访非常困难。中原区法院要求法官站在为民解难的角度,灵活运用法律,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张某以王某侵犯自己企业财产权为由起诉王某,但由于企业是不是张某的并没有确凿证据,导致败诉。张某不服,逐级申诉,均败诉。张某于是成了上访老户。中原法院党组本可以三级终结为由不予再处理。但后来,为彻底化解这一信访难题,中原法院党组经过认真研讨,发现张某如果以确权之诉起诉,问题容易解决。于是,法官引导张某走确权之诉,案件得以峰回路转。张某被法院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表示“永不上访”。

    瑕疵案件补救法。对于案件经过多级法院复查,实体处理没有问题但在某个诉讼程序上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当事人长期怀疑并上访的案件,中原法院党组采取了诉讼程序瑕疵补救的办法。如,李某起诉张某的丈夫借贷纠纷一案,张某在起诉前已经死亡,仅留下了一张借条,但张某认为借条不是丈夫写的,并拒绝做鉴定。法院遂依据证据规则,推定借条是真实的,判决张某偿还债务。张某逐级申诉,均被驳回,案件从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张某长期因此上访。于是,中原区法院依照职权对借条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印证了法院判决的正确性,张某在证据面前息诉罢访。

    创新机制:

    增加解决信访难题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运用“四法”,中原区法院成功解决了许多涉诉信访案件,但他们所创新的一系列机制,为破解信访难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是定期召开涉诉信访研讨会,问责责任人。中原区法院以党组扩大会的形式定期组织涉诉信访案件研讨会,每周定期两次,对信访案件逐一集体研究。首先,由信访案件责任人在会上全面报告案情,无论是否有错,均要从自身查找信访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息诉罢访”工作预案。其次,与会人员对其工作预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再次,信访案件主办责任人对修正后的预案可行性进行反馈,并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矛盾化解方案。最后,责任人按照化解方案所确定的办法进行矛盾化解,并将化解情况提交下一次会议讨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信访人息诉罢访。同时,中原区法院也规定了严格的责任查究制度,对案件在两次会议后仍无任何进展的,不按化解方案工作引发新的信访矛盾的,均要进行问责。

    二是进行信访风险预警评估,事前发现,及时化解。该院出台了《涉诉信访工作风险预警及评估管理办法》,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风险预警。主要是依据案件类型、当事人具体情况、司法行为等将可能引发信访的案件分为三个级别。第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预警案件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并制订妥善化解方案。第三,风险处置。经过预警、评估两个阶段后,责任部门要及时处置信访案件。第四,责任追究。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风险预警、评估、处置,导致当事人上访的,按照文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是建立信访案件责任奖惩制度,鞭策后进。中原区法院经研究发现,部分法官从未“被信访”过,而部分法官却总是被当事人信访。经反复研究,中原区法院制定出台了信访案件责任奖惩制度。

    四是设立信访救助基金,帮扶困难信访人。为了帮助困难的信访群众,该院特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信访救助专项基金。中原区委、区政府对此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该院已帮助数十名信访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五是争取社会帮扶,跳出信访怪圈。对确有一技之长的信访人,通过联系政府部门或有关社区,为信访人重新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以最终消解信访矛盾。对无工作能力的信访人,若符合条件,帮其联系民政部门,引导其申请社保补助,以维持其正常生活。对固守己见的信访人,通过联系其家人及邻居,共同做好息访工作。

    六是引入心理辅导,消除信访心结。对因长期上访而存在信访心结的信访人,该院将心理矫治的方式运用到矛盾化解中去。对法官引入心理培训制度,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消解案件当事人的信访萌芽。

    七是建立“社会法庭”,发挥多方力量,将群众的纠纷交由群众自己解决。目前,中原区法院所建立的一个乡镇社会法庭和两个城区社会法庭共调解纠纷301起,大大减轻了法院解决信访工作的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的和谐与稳定。

  记者感言

    信访问题常常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信访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信访人自身的原因。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面对不断出现的信访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是墨守成规,还是真诚面对,创新机制?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就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倡导“以人为本”的国家里,对群众信访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办法,解决了许多信访难题。但不可否认,在新形势下,在处理群众信访的问题上,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思路还不够开阔,甚至存在畏难情绪。而同样是面对信访难题,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站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的角度,主动出击,运用“四种方法”,创新机制,成功化解了一批涉诉信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 进了社会的和谐。

    中原区法院创新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做法再次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四个重在”,带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依法处理信访问题,就能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记者 李东红 通讯员 张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