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8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提供者:气象局
发布时间:2008/12/08 12:00

关于2008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要加快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和温家宝同志关于“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的部署,今年要在深化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08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推行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制度,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主线,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通过推行绩效管理,促进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绩效意识,改进管理方式,提升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履职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内容

    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一个由多种环节和要素构成的实践过程,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的管理工作。2008年,各级各部门绩效管理要围绕政府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绩效目标的实施与推进、绩效目标的监控与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和绩效的改进与提升等六方面内容,着力构建科学可行的制度框架。

    (一)政府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的设定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其内容的设置反映了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绩效目标设计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要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一要从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职责出发,突出检验职能发挥和履职实绩;二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策部署的落实;三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坚持高低适度;四要便于考核和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绩效目标的设定要与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相一致。

    (二)绩效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要以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绩效为目的,分解和细化各项绩效目标,在各职能部门或处室建立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质量、时限,形成目标分解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设区市政府的绩效目标要逐级分解到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以及各县(市、区);省政府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的绩效目标要分解到各处室,处室要分解到各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形成绩效目标分解流程示意图,建立健全有效执行和实施绩效目标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各项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目标的实施与推进。要加强效能监督,建立健全落实工作的机制,确保绩效管理有序有效推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确保行政决策的正确有效,形成绩效目标推进的合力;二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畅通行政权力运行;三要进一步改造行政流程,优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四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全程式网上审批和电子在线监察,开发绩效管理应用软件;五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建设,创建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六要加强行政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促进依法行政,改善行政管理,确保政令畅通。

    (四)绩效目标的监控与分析。要加强对绩效目标实现进展情况的跟踪监控,分阶段定期进行分析。一要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组织专人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过程跟踪,通过政府常务会或厅务会,每季度听取一次绩效情况的汇报,及时发现绩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二要强化外部监督。各级各部门要组织督查力量,定期不定期对绩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省效能办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级各部门的绩效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将明察暗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级各部门,督促认真整改。三要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对年度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统筹目标实现时序进度,促进各项绩效目标任务的落实。四要建立定期分析总结制度。各级各部门半年要召开绩效情况分析会,年终要召开绩效情况总结会,认真分析总结本地区本部门的绩效情况,对实际工作任务与预期阶段性目标存在的差距,要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集中力量加以突破,确保目标任务得到有效实现。

    (五)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评估工作要着重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方法的运用、行政资源的整合和奖惩措施的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通过绩效评估和分析,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实际成效和效益及时组织进行总结和评价,掌握各级各部门的绩效实现状况,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今年,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工作仍按照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开展2007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的工作方案》(闽效综[2007]3号)确定的范围组织实施。绩效评估采用指标考核、公众评议和察访核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六)绩效的改进和提升。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持续地改进和提升。改进的基础是对绩效状况的正确分析;提升的基础在于要有改进的科学可行的措施。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的总结自评,同时对照省里组织的评估评议反馈的情况,进行深度分祈,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本地区本部门绩效。

三、结果运用

  对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设区市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实现情况,将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进行通报。绩效管理结果抄送组织部门、机关党工委、人事部门,作为评价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省里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人事厅、省效能办配合,研究制定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办法,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绩效管理结果运用的具体办法,奖优罚劣,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四、组织领导
  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贡,省效能办牵头,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具体实施。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办公室(厅)牵头,机关党委、人事、监察、统计、效能等相关部门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2008年,将选择厦门市、南平市政府,以及省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地税局、物价局作为推行绩效管理制度的联系点,加强指导,积极探索,培育典型,积累经验,总结完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五、工作步骤和安排

    (一)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部门、直属机构要结合实际,围绕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职责,制定和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形成“以绩效为基础,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主要建立以下制度:绩效目标落实责任制度、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制度、绩效情况分析总结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绩效信息收集制度、绩效改进制度和绩效结果运用制度。
    (二)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各设区市和省直各部门要制定本年度本地区本部门绩效评估的工作方案。方案要突出体现各项指标的预期实现目标、任务分解后的责任职能单位和细化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省直单位的工作方案同年度工作计划各1式5份于7月15日前报省效能办;设区市政府工作方案于7月15日前1式3份报省效能办备案。省绩效评估工作小组将组织对省直部门开展绩效评估的工作方案进行审核,并予以批复执行。
    (三)绩效分析和总结。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要根据工作方案,按照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对本地区本单位各项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半年分析和年终总结,半年绩效分析报告1式3份和年绩效总结报告1式5份分别于8月底前和翌年1月10日前报省效能办。
    (四)实施绩效评估。
     l、开展抽查评估。对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指标考核的抽查评估于次年1月底前开展。对设区市政府指标考核的联合评估于翌年1、2月开展,2月底将评估情况报送省效能办。
    2、开展公众评议。公众评议分别于7月和11月组织开展。公众评议结果分别于8月底和12月底报送省效能办。
    3、开展明查暗访。明查暗访工作由省效能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年内不定期组织开展。
    4、汇总评估结果。省统计局负责牵头汇总各设区市政府指标考核及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公众评议情况;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负责汇总设区市政府公众评议情况,报送省效能办。省效能办综合指标考核、公众评议、察访核验情况,汇总各设区市政府和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绩效评估最终结果,报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审定。
    (五)反馈绩效情况。省效能办将于翌年3—4月向各级各部门反馈年度绩效情况。各级各部门对反馈的考核指标实现情况、公众评议结果及察访核验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持续改进和提升绩效。
    六、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
益探索。各级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绩效价值观,把绩效管理作为  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增强主体责任意识,认真抓好落实。
    (二)认真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构,按照绩效管理的工作步骤和绩效评估方案的安排,围绕自身职能职责的发挥和年度工作任务,加强日常的管理与运作,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制度的落实,确保各项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指标数据的真实、准确、客观。
    (三)积极探索。推行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促进行政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推行绩效管理制度联系点要大胆实践,敢于探索,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我省政府及其部门绩效管理工作中起示范作用,促进政府管理制度的有效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