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提供者:气象局
发布时间:2008/12/18 12:00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而来的。一些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概括,这些理论对政府绩效评估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1)控制论。通过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充分的认识到绩效评估体系程序各个环节的功能,设计控制节点,实现绩效评估体系的目标。如评估指标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就是控制论的具体作用。
(2)系统论。系统论要求从完整、系统、全面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绩效评估体系及相关问题。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周全;在获取评估对象实质的有关信息时,要考虑信息是否全面等。
(3)信息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对绩效评估系统的形成、评价指标的确定和取得以及评估体系自身运行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地位越发明显。
(4)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的基本思想对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有重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绩效评估系统应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第二,评估指标和标准应具有可控性和激励性。第三,评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实行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方式,使其明确工作标准及努力方向。
(5)信息经济学。绩效评估系统其实是一种信息系统,它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具有多种效用。评价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应该考虑经济效用,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真实而使评估系统过于复杂,从而导致运作成本过高。
(6)代理学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可能不会自觉地按照公众的意图行事,而更多地考虑到风险规避和自身利益,甚至会利用公众赋予的权力,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解决代理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激励和监督机制,绩效评估正是激励措施实施的基础。
(7)权变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者的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而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权变关系。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政府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